Sunday, August 11, 2013

北宋太原城的修建者符昭願 符孟標,績熙 August 11, 2013

北宋太原城的修建者符昭願     符孟標,績熙 August 11, 2013


  長期以來,在一些宣傳太原歷史的書籍報刊中,幾乎都認為北宋修建太原城的人是曾任河東三交口都部署的潘美。如有一篇《宋太原城初探》中就說:宋滅北漢後,將并州治遷於榆次,三年後因榆次地非要會,“遂命其寵臣潘美選址晉陽廢墟之北三十里的唐明監,新築太原城。”又如一篇《太原建城兩千五百年祭》中也說:“宋毀晉陽城後,北宋宰相潘美於公元979年至982年,在汾河東岸唐明鎮築起了新城,就是現代的太原城址。”如此等等。
    潘美在宋滅北漢後,確實在太原任過職。太平興國國年(979)五月,宋太宗御駕親征攻滅北漢後,於8月,“命潘美為河東三交口都部署,以捍契丹。”(《續資治通鑑長編》卷20)七年(982年)二月,“复遷并州於三交寨,即以潘美為并州都部署。”(同上,卷23)潘美兩次所任的“都部署”,是為防禦契丹屯戍邊防的軍事長官,並沒有負責并州行政事務的職責,不是以“宰相”的身份“受命選址”並修建太原城的。 
    宋滅北漢,太宗“惡其負固後服,墜而廢之,降為緊州軍事,以榆次為州治。”(《永樂大典·太原志》卷5200)留太宗徵晉陽時任隨軍轉運使兼勾當北面轉運事的劉保勳“知并州”(《宋史·劉保勳傳》卷276),留徵晉陽時任御營四面巡檢使的符昭願負責“并州軍州事”(陳舜封《符昭願墓誌銘》,《宋代石刻文獻全編》二第600頁)。劉保勳“逾年召人,判大理事”(本傳),符昭願“知並、澶二州,不踰月,复移並門”(《宋史·符昭願傳》卷251)。並門,據錢大昕考“當云太原”(《二十二史考異·宋史九》卷75)。
    據《符昭願墓誌銘》記述,他從太平興國五年至八年,在并州任職期間,“公之頒政也,一歲而城池緝,再歲而倉禀實,三歲而府庫完,复逋逃八千,增版籍三萬,富庶成頌,皆公力焉。”太平興國九年(982年),符昭願回朝,由於他在治並期間,受到并州民眾的好評,請留,宋太宗遂命其“再典並門”。不久,又命周保權“知并州”(《宋史·周保權傳》卷483)。雍熙二年(985年)至四年(987年)命王杲“知并州”(《山西通志》卷11)。端拱初(988年),符昭願受詔,由北邊屯兵的邢台“复理太原,兼駐泊馬步軍副都部署。”(同上《墓誌銘》)。時潘美“知真定府,未幾,改都部署,判并州,加同平章事,數月,卒。”(《宋史·潘美傳》卷258)。符昭願“三典晉陽”,在太原任職,由於政績顯著,受到宋太宗的褒獎。
    從上面所列舉的歷史文獻記載可以認定,北宋主持修建太原城的是“知并州”的行政長官符昭願,而不是任“都部署”的軍事長官潘美。

本文來源:,本文作者:楊光亮
註:符昭願乃是符彥卿次男,是宋太宗的妻舅,彥卿公即是宋太宗之丈人。
原來郵件是由符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符孟標宗親收集到的一份於2010年發表過但從未見過的文章。 

內容裡的李彥超即是符彥超,他是符存審公之長子,存審公壯年從軍於晉王李克用轄下,之後晉王賜姓成為李存審,所以隨他從軍的兒子都成姓。他是十三太保之一,是唯一的太保恢復原性 

存審公一生多姿多彩,年幼時家道中落,不名一文,戲劇性的在法場撿回一命(《史記》、《晉書》都有記載)之後從戎奔馳沙場,從未打過敗仗,在幽州(現之北京)病逝,追封秦王、宣武節度使。由長男符彥超、次男符彥圖(後遷徙在江西的廣昌,此地乃符彥卿之子符昭壽曾當知州,江西符氏大部分是昭壽公之後裔)及四男符彥卿等兄弟護送存審公之遺體安葬於山西太原。

目前所收集到的渡瓊五祖資料顯示海南符氏都是存審公的後代。 

我們符氏先祖的事蹟太多了,我們得一樣一樣研究整理出來。 --績熙

Note: 抄本裡的:sunhoofoo 是居住在紐約的傳孝教授,HeeYang即是新加坡的符氣郎,Foo Yong Keong即是吉隆坡的符永光,也是本會的副會長,SSFoo是符樹存,半退休的吉隆坡華文記者, FJr孟標原籍山東現居南京轄句容市。

 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